返回联盟首页 | 共产党员网 | 和林格尔党建网群
您正在浏览:和林城建 > 公告通知 > 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新型城镇化规划(13)

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新型城镇化规划(13) 发布时间:2016-12-12  文章来源:未知  责任编辑:管理员   访问: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建立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闭合管理模式,完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等阶段的政策措施,将绿色建筑指标和标准纳入规划管理、土地出让等环节,全面执行居住建筑节能75%、公共建筑节能65%的设计标准。发展被动式房屋等绿色节能建筑。扎实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大既有建筑的供热系统改造,推进供热计量改革,提高热源效率和管网保温性能。加强公共建筑节能管理,积极开展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和能效公示,研究开展公共建筑节能交易试点。强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全过程监管,加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资源评估、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营维护管理,落实项目实施单位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中的主体质量责任。支持绿色建材产业发展和应用。(住建厅)
第三节 建设海绵城市
  以海绵城市理念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规划。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道路、绿地、水等相关专项规划时,要将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其控制指标。城市规划和建设要将建筑与小区雨水收集利用、可渗透面积、蓝线划定与保护等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基本要求,保持雨水径流特征在城市开发建设前后大体一致。各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要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老城区要结合城镇棚户区和城市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有机更新等工程,以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体治理为突破口,推进区域整体治理,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住建厅)
  推进海绵型建筑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海绵型建筑与小区,因地制宜采取屋顶绿化、雨水调蓄与收集利用、微地形等措施,提高建筑和小区的雨水积存和蓄滞能力。推进海绵型道路与广场建设,改变雨水快排、直排的传统做法,增强道路绿化带对雨水的消纳功能,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停车场、广场等扩大使用透水铺装,推行道路与广场雨水的收集、净化和利用。大力推进城市排水防涝设施的达标建设,加快改造和消除城市易涝点;实施雨污分流,控制初期雨水污染,排入自然水体的雨水须经过岸线净化;加快建设和改造沿岸截流干管,控制渗漏和合流制污水溢流污染。结合雨水利用、排水防涝等要求,科学布局建设雨水调蓄设施。(住建厅、水利厅)
  推进公园绿地建设和自然生态修复。推广海绵型公园和绿地,通过建设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人工湿地等措施,增强公园和绿地系统的城市海绵体功能,消纳自身雨水,并为蓄滞周边区域雨水提供空间。加强对城市坑塘、河湖、湿地等水体自然形态的保护和恢复,禁止填湖造地、截弯取直、河道硬化等破坏水生态环境的建设行为。恢复和保持河湖水系的自然连通,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系统,逐步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强河道系统整治,因势利导改造渠化河道,重塑健康自然的弯曲河岸线,恢复自然深潭浅滩和泛洪漫滩,实施生态修复,营造生物多样性生存环境。(住建厅、水利厅、环保厅)
第四节 建设智慧城市
  强化信息网络、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建设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卫星通信、数据中心等设施,推进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加快城市公共热点区域无线局域网建设,加快农村牧区和偏远地区宽带网络建设,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信息网络。到2020年,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5%,大中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50Mbps,农村牧区宽带用户平均接入能力达到8Mbps。(经信委、通信管理局)
  推动智慧城市试点。深入推进呼和浩特、鄂尔多斯、乌海、呼伦贝尔、包头石拐区等智慧城市试点,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实现城市化与信息化高度融合。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完善政府门户网站、网上审批、信息公开、网上信访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和“一号一窗一网”目标。实施“数字交通”工程,完善交通指挥综合管理系统,应用推广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公交一卡通等智能交通系统,建立交通诱导、应急指挥、智能出行和公交管理等智能化城市交通综合管理系统。完善金土、金财、金税、金保等政务管理信息工程,强化国土、海关、工商、税务、社会保障等重点信息系统建设和整合,加强对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电子化监管,实施数字化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完善智慧民生服务平台,健全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养老服务机构信息服务平台、旅游服务平台、住房信息系统、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市民服务中心、法律帮扶平台、职工维权帮扶平台和智慧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系统等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智慧医院、远程医疗平台建设,普及电子病历、健康档案、医保和社会保障一卡通服务。建设智慧教育文化体系。完善教育综合信息网、网络学校、数字化课件、教育资源库、虚拟图书馆、教学综合管理系统、远程教育系统、全民阅读数字平台等资源共享数据库及共享应用平台,深化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推进先进网络文化发展,加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电子娱乐等信息资源整合。建设智慧安全防控体系,推进应急指挥系统、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自然灾害和防汛指挥、安全生产重点领域防控体系等智慧安防体系建设,提高对各类事故、灾害、疫情和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整合公安监控和社会监控资源,推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健全网络和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和保护个人信息力度,加强要害信息系统和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确保安全可控。力争到2020年试点城市基本建成公共服务便捷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城市管理精细化、网络安全长效化的智慧城市。(住建厅、发改委、经信委、通信管理局)